1944,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,我軍急需一定數量的平射炮來摧毀敵人的據點和碉堡,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進行五〇炮試射。由于這項工作危險性大,軍工部部長劉鼎決定自己親自操作,以防意外,但炮手魏振詳不同意,他一把推開劉鼎,說:“我是一個工人,就是犧牲了也不要緊,你是一部之長,肩負領導兵工生產重任,出了問題那還了得?!”說著,他讓其他人全部隱蔽到安全地方,自己獨自承擔試射任務,火線一拉,一聲巨響,五〇小炮膛炸了,魏振詳同志右手被炸掉,手指飛得老遠,后來,由于傷勢惡化,魏振詳搶救無效不幸犧牲。
就這樣,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流血犧牲,火炮的試制終于取得成功,成為我軍抗戰中的一種有力武器。
◎圖片來自網絡
革命戰爭年代,在戰場上,隨時都有槍林彈雨中犧牲的危險,需要有舍生忘死、不怕犧牲的勇氣。在兵工生產的崗位上,易燃、易爆和有毒有害作業較多,同樣潛伏著各種危險和意外,同樣需要有視死如歸、勇于獻身的氣概,而要做到這一點,沒有崇高的思想境界,沒有對黨、對人民、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,沒有為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貢獻一切的精神是不可能的。我們的兵工戰士,為了兵工事業,在危險和困難面前,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,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,無私無畏,他們的英名不朽,他們的精神永存。
◎圖片來自網絡